十大线上配资 逆袭人生!从草根到29岁总裁,这个常州80后女强人干出一个180亿独角兽
发布日期:2024-10-19 15:01    点击次数:100

  文| 创客公社 吴昊钰

  据企查查,苏州半导体企业——悉智科技发生股权变更,新增一家资方。就在今年6月,其刚拿到高瓴和尚颀资本领投的约亿元天使+轮融资,投后估值达到10.64亿元。

  而此番新增的资方,便是常州独角兽——万邦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星星充电”)。

  2014年成立于常州武进区,星星充电是一家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研发商,产品线涵盖交直流设备、充电枪头、电源模块、智能电柜、换电设备等,参与了国内所有充电标准的起草,战略合作客户包括梅赛德斯奔驰、保时捷、、捷豹路虎等。今年5月,公司上榜《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榜》,估值180亿元人民币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星星充电背后还站着一位了不起的80后女强人——邵丹薇。

  她在2004年从汽车销售做起,1年便因成绩突出升任万帮车业集团总裁。此后10年间,邵丹薇带领万帮集团保持年均70%以上的增长率,曾创下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纪录。

  2014年,她决定创业,创设“星星充电”品牌,实现充电桩十年累计销量全球第一,书写了女强人“草根”逆袭的传奇。

  如今,星星充电离结出上市“果实”越来越近。这一路走来,邵丹薇又是如何度过各种波折,把握机遇的呢?

  80后女强人

  29岁逆袭当总裁

  出生“草根”,邵丹薇一直相信,只要看准方向,认准事情,方法总比困难多。

  19岁那年,她考上南京财经大学。为了攒够4200元大学学费,邵丹薇揣着13元钱,只身离家来到南京打工。“花了4块5毛钱买车票,又花5毛钱买了当天的《扬子晚报》和《现代快报》找工作。第二天,我就应聘到一家大酒店当迎宾。”

  邵丹薇善于观察和思考,迎宾做了一个星期,就向酒店经理提出了改善经营的可行性建议,被升为营销经理。“在任何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,都可以有高于这个岗位的视角和决策。”这是她的人生心得。

  2004年大学毕业,邵丹薇放弃江苏卫视、深圳发展银行等知名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机会,出人意料地做起了汽车销售顾问。在万帮金之星,她夜以继日学习汽车专业知识,不断根据用户反馈意见,优化购车流程,同步推出了当时国内最完善的标准化操作手册。

  1个月成为销售冠军,3个月升任销售经理,6个月成为品牌全国体系内最年轻的总经理,1年便出任万帮车业集团总裁。此后10年间,在她的带领下,万帮集团的年销售额从1亿元干到220亿元,几乎囊括了汽车经销界的所有大奖。

  星星充电创始人邵丹薇

  不过,邵丹薇并没有醉心于现有的成功,而是选择了重新创业。

  当时在行业深耕多年的她就发现,很多知名车企都在关注新能源汽车。但不同于大多数人投身新能源造车大潮,邵丹薇的选择就很另辟蹊径。

  “放弃什么,守住什么,这是战略。”邵丹薇曾说,任何人的资源和精力都是有限的,只有把它们都聚焦到一个非常小的爆破点上,才有可能在细分领域里异军突起。

  而她所聚焦的爆破点,便是充电桩。彼时,新能源充电运营投资大、回报慢、标准不统一等难点使得新能源汽车产业几乎陷于停滞状态。“但我们最早做充电设施就是因为我们不服。没有经验可循,就披荆斩棘趟出一条路来!专业人才不足就大力培养人才!缺乏技术支撑就放眼全球引进技术。”

  邵丹薇还提到,“我们看准了‘充电’是连接能源与交通,是能源与交通能够取得联系的唯一的能量入口、交易入口、交互入口、行为入口与数据入口。”于是,万帮新能源集团在2014年成立,由她创设的“星星充电”品牌自此初绽光芒。

  如何炼成常州180亿独角兽?

  邵丹薇:打造执行力,首创“移动能源网”

  从零出发到炼成180亿常州独角兽,邵丹薇有着自己的一套打法。

  在苏商会组织的“2023学习苏商好榜样——走进万帮数字能源”活动中,邵丹薇就曾分享道,“在星星充电成立初期,公司就确定了商业模式——土地模式,也就是通过一点点的浇灌与采摘赢取企业的竞争力,而不是通过资本。”

  这一点点的浇灌是什么呢?

  这包括,利用众筹模式,在3个月内建设了1400个充电终端,这个数字相当于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任一地区过去7年建设量的总和;而那一年,理想汽车还没成立,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也才刚刚起步;

  还包括,率先引入物联网技术,使充电能效提高了9倍;在其他企业还在用刷卡器的时候,其第一代产品就实现了以手机为载体的人机交互;主导充电设备国标细则出台以及超高压快速充电的标准制定……

  邵丹薇曾提到,打造执行力,一定要懂得用胜利鼓舞团队。把大目标分解成很多小目标,让团队在一个个小胜利中感受到成就感,只要团队认可你,一定战无不胜。

  图源:企业官网

  如果说星星充电初创期是通过一根根桩做起充电实业,那么2022年开始,星星充电就开始通过一棵棵“树”,也就是充电站,集聚起过去“种”下的桩,首创提出“移动能源网”,借助移动的交通工具、移动的能源载体、移动的补能设施和移动的通讯终端所构建的时空泛在能源互联网络,实现桩连世界!

  历时9年,星星充电目前已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和地区推广,成为大众保时捷、梅赛德斯奔驰、雷克萨斯、捷豹、路虎等多家全球知名车企的充电生态战略合作伙伴;与大众汽车、一汽集团和江淮汽车成立了合资公司CAMS,累计申请专利和软著超过1000项。

  新能源之都,何以常州?

  在长三角,流传着这样一个著名的“4小时”理论:在4个小时之内,一辆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绝大部分零部件,都可以配齐。

  例如充电桩,常州有星星充电坐镇;动力电池领域,32个上下游环节里,常州就布局了30个,已成为动力电池全国出货量第一的城市,且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%,最为人熟知的企业有蜂巢能源和中创新航。

  在常州,造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就更多了,北汽、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上汽、牛创新能源……如今这一名单也在被越写越长。

  就在上周,常州与理想汽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,,共同见证签约。

  而早在2016年,李想就曾带着三页“理想”的PPT来到常州寻找生产基地。经过多轮洽谈。常州武进产业基金出资参投了理想汽车7.8亿的A轮融资,理想首个制造基地也在武进区拔地而起。

  今年2月,理想发布2023年财报,全年营收突破千亿元大关。有网友留言,“常州理想的1000亿,直接帮常州GDP迈入万亿俱乐部”,李想则回复:“常州的营商环境太好了,好到令人感动。”

  数据显示,2023年,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958万辆,其中常州生产68万辆,每14辆就有1辆来自常州。2023年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高达7680亿元,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.9%,新能源产业投资热度高居全国榜首。

  “世界新能源看中国,中国新能源看常州”。未来,我们也期待,以“星星充电”为代表的企业在越发激烈的产业竞争中继续突围,攀登能源行业更高峰。

  文章来源:

  江苏科技创业大赛:《创业江苏这十年·榜样|邵丹薇:星火燎原 “桩”连世界》

  常州统一战线:《【常统人物·同心聚能】邵丹薇:志存高远“星”火燎原 商以载道“桩”点世界》

  新华日报:《2017江苏“青年双创英才”揭晓 二十位才俊获此殊荣》

  创客公社过往报道

  欢|迎|联|系

  文稿相关问题反馈,请联系:zhangtianyi0510

  加入城市读者群,请联系:chuangke-jun

  文章转载,请后台留言或联系:chuangke-jun